最新资讯
more>联系我们 contact
最新资讯您所在位置:首页 >
2025筑牢保密防线!金瑞致达E-SECLOCK手机探测门可成功阻断重大泄密风险
发布时间:2025-02-25

2025年2月7日,国家安全机关通报的“韩某某间谍案”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该案中,某涉密单位工作人员韩某某因价值观扭曲,主动投靠境外间谍情报机关,通过手机偷拍、私人硬盘拷贝等方式窃取国家核心秘密,最终在48小时内被快速侦破。

此案不仅揭示了涉密人员心理防线的脆弱性,更暴露了传统保密技术手段的不足与当前涉密场所的安全管理漏洞,更为全社会敲响警钟。


数字化转型时代
保密防线亟需智能化升级 

据近年不完全统计,全国超8000台计算机被境外间谍控制,200余万份文件遭窃,其中包含大量高密甚至绝密级资料。此类案例已多次表明,传统安检手段难以应对小型电子设备的隐蔽性威胁。

针对上述韩某某案暴露的电子设备管控难题,由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与金瑞致达联合研发的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(已获得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,编号:国保测2025C16812)以其智能化、精准化的特性,成为涉密场所保密技术升级的关键设备:


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

1. 物品类型识别,有效排除干扰
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基于电磁涡流检测以及电磁感应原理,集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、精密滤波技术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,可在快速通道或闸机通道内辨别金属物品的电磁身份特征,判断通行人员是否携带违禁品,有效排除日常随身携带物品的干扰。

2. 智能化管理,及时提供预警
可根据系统设定的时间统计人员被检出电子设备的次数,从而对多次违规携带电子设备的人员进行预警,并提示保密部门做出背景调查、诫勉谈话等相应管理措施。


3.自助化检测,无需人员值守 

可自动拦截携带违禁电子产品人员进入涉密区域,自动记录人员出入信息和违禁品检测信息,避免人工检查因人情、责任心、惰性、串通等因素造成的隐患。


相比传统人工安检,E-SECLOCK通过无感检测减少人员接触保护隐私,既提升效率,又降低涉密文件二次暴露风险。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科研院所、军工企业等高敏感场所。  

4.人员身份识别,防止欺诈尾随
可有效识别人员身份信息,判断通行人员是否有授权,防止盗用、借用他人卡片等欺诈行为以及尾随通行行为发生。

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目前已应用于多个涉密单位。若韩某某所在单位部署此设备,其携带电子违禁品进入涉密区域的行为将被设备阻拦或报警。


智能化保密生态保障制度的落实

涉密区域应实施“电子设备零携带”制度,但传统检测手段不具备阻拦机构,违规人员依然可以进入保密区域,检测设备形同虚设。对违规人员并不具备多次违规预警等智能人员管理手段,使保密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。

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将门禁控制、电子违禁品检测、人员权限分级、人员预警管理等手段有机结合,建立智能化保密生态。在实现无人值守的同时可主动拦截违规人员,让保密制度得到充分的落实,消灭潜在风险。

同时,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,如视频监视摄像头、远程中控对讲系统、金属探测系统、高强度防爆门、身份识别系统等。此外,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还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(ZL 2021 1 0895438.0)、美国发明专利(US 11,741,768 B2)和欧盟发明专利(EP4131185)。


我司人员在安博会上向观众介绍E-SECLOCK智能电子违禁品探测门

韩某某案的迅速侦破展现了我国反间谍行动的雷霆之力,但国家安全的长治久安需依赖技术创新与制度韧性。面对隐蔽化、智能化的窃密威胁,唯有以创新技术构建智能化保密生态,方能筑牢新时代保密长城。金瑞致达将持续以尖端科技赋能国家安全,为守护国家秘密打造坚不可摧的“智慧盾牌”。